江西省重點中學盟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聯考
理科綜合試卷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填涂相應的考號信息點。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解答題必須使用黑色墨水的簽字筆書寫,不得用鉛筆或圓珠筆作解答題: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題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4.選考題的作答:先把所選題目對應題號的方框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用2B鉛筆涂黑。
5.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Ⅰ卷(選擇題共126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3題,每小題6分,共7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關于人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染色體是由兩條染色質經高度雙螺旋后形成
B.在分裂間期,細胞中的染色體經復制后加倍
C.神經細胞和次級精母細胞的染色體組數相等
D.染色體變異是可以用顯微鏡直接觀察到的
2、以下有關研究方法的運用,敘述正確的是
A.薩頓推論出基因在染色體上運用的是假說—演繹法
B.科學家一般采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化學反應過程
C.沃森和克里克運用模型法研究DNA的復制方式
D.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發現運用了類比推理法
3、研究發現,線粒體促凋亡蛋白(smac)是細胞中一種促進細胞凋亡的關鍵蛋白。在正常的細胞中,smac存在于線粒體中。當線粒體收到釋放這種蛋白質的信號時,就會將他釋放到線粒體外,然后smac與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應,促進細胞凋亡。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smac從線粒體釋放時需消耗能量
B.癌細胞中smac從線粒體釋放可能受阻
C.癌細胞的無限增殖,可能與癌細胞中IAPs過度表達有關
D.smac與IAPs使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編程性死亡,與環境無關
4、一個16個月大的女孩生長速度比正常人慢得多。進一步檢測發現,她的甲狀腺明顯腫大,面部表情冷淡。與大多數正常同齡小孩相比(不考慮個體差異),
A.她的呼吸頻率較低B.她的血漿pH明顯偏低
C.她能和正常同齡小孩一樣行走D.她血液中的促甲狀腺激素水平較低
5、為證明蛋白質和DNA究竟哪一種是遺傳物質?赫爾希和蔡斯做了“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T2噬菌體專門寄生在大腸桿菌體內)。下圖中親代噬菌體已用32P標記,A、C中的方框代表大腸
桿菌。下列關于本實驗及病毒、細菌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噬菌體的遺傳不遵循基因分離定律,而大腸桿菌的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
B.若要達到實驗目的,還要再設計一組用35S標記噬菌體的實驗,兩組相互對照,都是實驗組
C.圖中錐形瓶中的培養液是用來培養大腸桿菌的,其內的關鍵成分中要加入32P標記的無機鹽
D.若本組實驗B(上清液)中出現放射性,一定是感染時間太長,子代噬菌體釋放造成的
6、正常人的正常血紅蛋白與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的異常血紅蛋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除此
外,其余序列相同):
其中谷氨酸的密碼子是GAA、GAG,纈氨酸的密碼子是GUU、GUC、GUA、GUG。編碼正常血紅蛋白的基因甲和異常血紅蛋白的基因乙之間只相差一對堿基。由以上信息可以推知
A.編碼正常血紅蛋白的基因的堿基排列順序
B.編碼谷氨酸1和谷氨酸2的密碼子可能不相同
C.基因甲中轉錄鏈的堿基T被乙中的堿基A替換
D.雜合子能同時合成正常血紅蛋白和異常血紅蛋白
7、化學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的應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遼寧艦”上用于艦載機降落攔阻索的是一種特種鋼纜,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B.棉、麻、絲、毛、油脂都是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C.“地溝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來制肥皂
D.“霧霾天氣”、“光化學煙霧”、“溫室效應”的形成都與氮氧化物無關
8、下列有關實驗裝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1裝置可制取干燥純凈的NH3
B.圖2裝置可以完成“噴泉”實驗
C.圖3裝置可測量Cu與濃硝酸反應產生氣體的體積
······―亮氨酸―蘇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1―賴氨酸―······正常血紅蛋白
······―亮氨酸―蘇氨酸―脯氨酸―纈氨酸―谷氨酸2―賴氨酸―······異常血紅蛋白
圖3
圖1
溶液
圖4
2
1